2025-09-20 18:46:30 点击量:
在纸质贺卡出现之前,人们早已有了相互表达祝福和庆贺的习俗,这可以看作是贺卡的精神起源。
中国古代: 中国新年有互赠“拜年帖”的习俗,又称“名刺”或“名帖”。到了唐宋时期,士大夫阶层已流行在过年时互递帖致贺。这被认为是最早的“贺卡”形式之一。
古埃及和古罗马: 人们也会在 papyrus(纸莎草纸)或陶片上写下祝福的信息相互赠送。
中世纪欧洲: 人们会互赠手工制作的、写有祝福语的“祝愿牌”或信件,尤其是在新年等重要节日。
创始人: 亨利·科尔(Sir Henry Cole),一位杰出的英国公务员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。
诞生契机: 科尔爵士社交广泛,每年圣诞节都要给众多朋友和家人写信问候,这成了一项繁重的任务。他灵机一动,想出了一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:请艺术家朋友约翰·卡尔科特·霍斯利(John Callcott Horsley) 设计了一幅图案精美的卡片。
卡片内容: 卡片图案是一家人举杯庆祝的场景,两侧画面是人们在帮助穷人,上方印着祝词“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to You”(祝您圣诞快乐,新年愉快)。这张卡片用石版印刷,手工上色,首批印制了1000张,售价1先令。多余的卡片被科尔放在他的艺术商店里出售。
意义: 这张“科尔卡”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张商业圣诞贺卡。它的出现恰逢其时,因为1840年英国推出了“便士邮政”制度,邮费变得大众化,为贺卡的邮寄和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技术进步: 彩色印刷术(尤其是石版套色印刷)的进步和造纸工业化大幅降低了贺卡的生产成本,使其从贵族阶层的玩物走向普通中产阶级家庭。
德国的贡献: 德国巴伐利亚的印刷商,如路易斯·普朗(Louis Prang),在19世纪60年代移民美国后,极大地推动了贺卡业的发展。他被称为“美国贺卡之父”,他生产的贺卡以其高质量的艺术性、复杂的工艺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。他甚至在1873年举办了公开的圣诞贺卡设计比赛,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兴趣。
节日多元化: 除了圣诞节,其他节日的贺卡也开始出现,如情人节、复活节、母亲节等。
20世纪是贺卡商业化的鼎盛时期,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。
1. Hallmark(贺曼)成立于1910年,是全球最大、最知名的贺卡公司之一,注重情感连接、高质量设计和广泛零售渠道,品牌口号深入人心
2.American Greetings成立于1906年,是Hallmark的主要竞争对手,拥有众多知名IP授权,产品线丰富,注重流行文化和趣味性
3.Love Pop成立于2014年,以复杂的立体折纸技术和精美的设计为特色,主打“惊喜”体验,深受年轻消费者和寻求独特贺卡的顾客喜爱
4.Papier Tigre成立于2012年,以设计驱动的工作室品牌,强调极简主义、现代感和个性化定制,吸引注重设计和品质的消费者
5.上海久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,是中国本土领先的立体贺卡设计制造企业,集设计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,具备强大产能和自动化生产能力,其音乐贺卡系列广受市场欢迎
种类的爆炸式增长: 贺卡的种类变得无比丰富,覆盖了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场合:生日、婚礼、毕业、乔迁、慰问、道歉,甚至还有“无特定场合”的通用卡。
情感表达的标准化: 贺卡公司雇佣了大量写手,为不擅表达的人们预先写好了各种情感充沛、押韵得体的祝福语,人们只需签名即可,极大简化了情感表达的过程。
电子贺卡(E-Card)的兴起: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,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动画电子贺卡风靡一时。它们免费、即时、环保,且互动性强。
社交媒体的冲击: Facebook、微信等社交平台的“生日提醒”和“点赞祝福”功能,进一步替代了传统贺卡的部分功能,祝福变得更加碎片化和公开化。